以下为你整理 32 句《中庸》经典语录: 关于为人修养 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
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 。
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。
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;小人之中庸也,小人而无忌惮也。
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有弗学,学之弗能,弗措也;有弗问,问之弗知,弗措也;有弗思,思之弗得,弗措也;有弗辨,辨之弗明,弗措也;有弗行,行之弗笃,弗措也。
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
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
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关于道德准则 唯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;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;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;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;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
其次致曲。
曲能有诚,诚则形,形则著,著则明,明则动,动则变,变则化。
唯天下至诚为能化。
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
诚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
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。
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妇;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
君子之道四,丘未能一焉:所求乎子,以事父,未能也;所求乎臣,以事君,未能也;所求乎弟,以事兄,未能也;所求乎朋友,先施之,未能也。
庸德之行,庸言之谨;有所不足,不敢不勉;有余,不敢尽。
言顾行,行顾言,君子胡不慥慥尔! 在上位不陵下,在下位不援上,正己而不求于人,则无怨。
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
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
仁者,人也,亲亲为大;义者,宜也,尊贤为大;亲亲之杀,尊贤之等,礼所生也。
关于处世智慧 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
言前定则不跲,事前定则不困,行前定则不疚,道前定则不穷。
在下位不获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;获乎上有道:不信乎朋友,不获乎上矣;信乎朋友有道:不顺乎亲,不信乎朋友矣;顺乎亲有道:反诸身不诚,不顺乎亲矣;诚身有道:不明乎善,不诚乎身矣。
君子之道,譬如行远必自迩,譬如登高必自卑。
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
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难,行乎患难。
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。
在上位,不骄;在下位,不忧。
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
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
知斯三者,则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则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。
愚而好自用,贱而好自专,生乎今之世,反古之道。
如此者,灾及其身者也 。
关于理想境界 君子之道,淡而不厌,简而文,温而理,知远之近,知风之自,知微之显,可与入德矣。
君子不动而敬,不言而信。
君子笃恭而天下平。
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
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。
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。
是故居上不骄,为下不倍;国有道,其言足以兴;国无道,其默足以容。
《诗》曰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
”其此之谓与!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。
温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。
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尽也:其为物不贰,则其生物不测。
天地之道:博也,厚也,高也,明也,悠也,久也。
今夫天,斯昭昭之多,及其无穷也,日月星辰系焉,万物覆焉。
今夫地,一撮土之多,及其广厚也,载华岳而不重,振河海而不泄,万物载焉 。